• 正文
  • 相关推荐
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

零跑半年盈利转正:价格战的幸存者

08/20 16:10
393
加入交流群
扫码加入
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
参与热点资讯讨论

2025年上半年,零跑汽车成为新势力阵营里第二家实现半年盈利的公司。这一时刻来得比外界想象的更早。

过去几年,零跑的形象是“边缘玩家”,没有理想那样的高端定位,也不像小鹏、蔚来一样长期占据公众讨论的中心。但在竞争加速、价格战常态化的背景下,零跑凭借销量的急速放大,硬生生把自己推到了聚光灯下。

财务数据的对比格外鲜明:

◎?半年营收242.5亿元,同比增长174%;

◎?毛利率达到14.1%,创下历史高点;

◎?净利润首次转正,录得0.3亿元,而去年同期还在亏22亿元。

销量则是支撑转折的核心:上半年累计交付22.2万辆,同比暴增156%,超过理想、蔚来、小鹏,成为新势力中交付规模最大的企业。

零跑模式有什么特点呢?用性价比和技术下放赢得市场,用规模换毛利,再以渠道下沉和海外扩张延续增长。盈利只是阶段性结果,还是商业模式的长期拐点,才是更值得追问的。

Part 1:零跑汽车财务表现与经营拐点

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242.5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88.5亿元大幅增长174%,整车销量的快速提升,以及碳积分交易和战略合作所带来的额外收入。

在过去几年,新势力企业普遍面临收入增长与亏损扩大并行的矛盾,而零跑首次展现了规模效应的正向释放。毛利率提升至14.1%,较去年同期的1.1%跃升逾13个百分点。

规模效应、持续的成本优化和产品组合改善,是毛利率显著改善的主要原因。

在净利润层面

◎?零跑上半年录得0.3亿元盈利,而去年同期亏损高达22.1亿元;

◎?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28.6亿元,是去年的十倍以上;

◎?自由现金流为8.6亿元,而去年同期为负4.8亿元,改善尤为显著;

◎?期末公司账上资金储备接近296亿元。

销量表现是零跑上半年最大的亮点。

◎?公司累计交付22.2万辆,同比增长156%,位居新势力第一,并连续五个月单月交付突破5万辆。

◎?7月单月交付达5.01万辆,是今年以来唯一一家单月交付超过5万辆的新势力企业。

销量的迅速放大不仅带来了规模效应,也推动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。

在成本和费用方面,零跑的投入仍然保持较高水平。

◎?上半年研发开支18.9亿元,同比增长54.9%,主要源于智驾与新架构的研发加码。

◎?销售费用14.1亿元,同比增长56.7%,在市场推广与渠道拓展方面的持续投入。

◎?行政开支则达到7.9亿元,同比增加近八成,支撑了产品矩阵的快速更新和渠道下沉。

整体来看,零跑在财务上已经跨过盈亏平衡的关键门槛,但如何在持续高投入的同时保持盈利能力,将是未来的关键考验。

Part 2:市场竞争与产品矩阵

在具体车型上,零跑的产品组合展现出全面覆盖与快速迭代的特点,主力的销售车型都是在10万出头的价格。

◎?C10上市13个月全球交付突破10万台,并在中型SUV细分市场持续领跑;

◎?C11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,并在2025年完成大规模改款,近半核心部件焕新,新增超过110项体验升级;

◎?C16作为中大型SUV,连续八周位居20万元以内细分市场第一。

往下切的时候,B平台产品也开始形成规模效应,

◎?B10在上市次月即实现月交付过万,成为公司迄今最快破万的车型;

◎?B01作为全新智能轿车,上市72小时订单超过1万台,这台车和C01的差异比较大。

整体来看,从数量来看,今年国内终端销量,零跑从规模上确实是可以的。

技术与研发方面,零跑在2025年推出LEAP 3.5架构,强调智驾与智舱一体化,采用高通8650和8295芯片,实现中央域控下的多域融合。

端到端算法首次量产落地,AR-HUD技术在C11上应用,电驱系统效率与CTC电池安全标准也持续优化。通过自研,零跑在中低价位区间实现高端配置的下放,体现出“技术平权”的路线。

如何卖车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,零跑是围绕经销商模式在开展,渠道建设同样是零跑实现销量突破的重要基础。

截止上半年,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,门店数超过800家,服务网点超过460家。单店效率同比提升50%以上。

零跑的“1+N”模式以及“金种子”经销商培养计划,在下沉市场和核心商圈均形成了支撑,通过全链路数字化零售体系提升转化率,潜客锁单率和门店效能均显著改善。

在全球化方面,零跑上半年出口2.0万辆,位居新势力第一,并进入德国市场,市占率超过1%。

◎?B10已发往欧洲,并将在慕尼黑车展亮相,公司计划2026年在欧洲建设本土化工厂。

◎?与Stellantis的合作项目也在马来西亚落地,首台C10本地化组装车已下线。

通过Leapmotor International,公司在欧洲、中东、非洲和亚太设立超过600个销售与服务网点,刷新了新势力出海速度纪录。

国内市场价格战持续,头部自主与合资品牌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,零跑在保持高性价比的同时如何维持毛利率将是一大考验。海外市场虽有快速突破,但长期仍面临政策壁垒、品牌认知和本地化运营等挑战。

市场层面,零跑通过完善的产品矩阵、技术普惠和渠道扩张实现了销量突破,并在海外市场快速推进。然而,面对国内激烈竞争和海外复杂环境,公司未来的盈利持续性和品牌高端化路径仍需进一步验证。

小结

零跑的半年首次盈利,是一个标志性事件,证明了规模效应可以在新势力中落地,零跑要维持盈利,必须保持自己的规模效应,然后持续进行成本控制。

海外扩张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,但政策壁垒、品牌认知和服务体系建设,都将是更艰难的考题。国内市场则依旧残酷,价格战可能随时吞噬掉刚刚建立的毛利率优势。

零跑则选择以“技术平权”打开中低端市场,这是新势力里生存下去的“大众化”样本。

相关推荐

登录即可解锁
  • 海量技术文章
  • 设计资源下载
  • 产业链客户资源
  • 写文章/发需求
立即登录

笔者 朱玉龙,一名汽车行业的工程师,2008年入行,做的是让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车行业。我学的是测试和电路,从汽车电子硬件开始起步,现在在做子系统和产品方面的工作。汽车产业虽然已经被人视为夕阳产业,不过我相信未来衣食住行中的行,汽车仍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不二工具,愿在汽车电子电气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,更愿与同行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