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正文
  • 相关推荐
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

中科深蓝汇泽获国际资本战略投资,GWh级产能“备战”固态电池量产

09/07 16:30
1839
加入交流群
扫码加入
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
参与热点资讯讨论

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锋中科深蓝汇泽的资方阵容再添一军。

近日,阿美风险投资正式完成对中科深蓝汇泽的Pre-A轮战略投资。

从2022年天使轮起,中科深蓝汇泽已完成两轮融资。顺为资本、春华创投、淡马锡等国内外头部机构先后注资,丰元股份、春华创投等老股东更是持续加持。

资本阵容的逐步扩容与老股东的坚定加持,不仅成为行业观察其技术路线可行性的重要信号,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赛道优质标的的筛选逻辑。

融资阶梯式渐进 全球资本持续押注

从融资节奏与参与方构成来看,中科深蓝汇泽的资本认可度呈现阶梯式提升。

2022年8月,中科深蓝汇泽成立初期完成天使轮融资,顺为资本、春华创投、丰元股份三家机构率先注资。

尽管未披露具体金额,但从参与方背景来看,顺为资本在科技领域的投资经验、春华创投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,以及丰元股份在锂电材料领域的行业积淀,为企业初期团队搭建、核心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提供了基础支撑,这一阶段的融资更偏向于对技术方向的早期验证。

随着技术研发逐步推进,中科深蓝汇泽完成规模达“数亿人民币”的Pre-A轮融资。

融资阵容显著升级: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淡马锡以及中国石化资本、国信创新投、武进高新投资、煜华资本等本土机构共同参与,同时天使轮股东春华创投、丰元股份选择持续加持。

淡马锡的领投意味着其技术路线获得国际资本对商业化潜力的认可,而中国石化资本等产业资本的加入,则为后续技术与能源场景的结合埋下伏笔,这一轮融资也标志着企业从“技术研发”向“产品转化”的关键过渡。

2025年6月,阿美风险投资的入局成为最大亮点。

作为沙特阿美旗下聚焦运营脱碳、低碳清洁燃料及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平台,阿美风险投资及其旗下Prosperity 7基金对颠覆性技术的关注,不仅为中科深蓝汇泽带来国际化资源支持,更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竞争力,也将为其后续海外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合作创造了条件。

不追热点 复合路线解行业痛点

能获得全球资本持续押注,核心在于中科深蓝汇泽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差异化突破。

面对当前固态电池赛道“聚合物路线离子传输效率低、需高温工作,无机氧化物与硫化物路线界面阻抗高、机械脆性大”的行业共性难题,中科深蓝汇泽不盲从,坚持自主创新,采用“复合体系+结构创新”的技术路线,实现产品的综合优异性能。

中科深蓝汇泽总经理窦曦博士在2025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上解析技术逻辑时提到,固态电池的核心价值是大幅提升液态电池的安全性,同时保证产品各项优异的电化学性能。

对传统聚环氧乙烷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,其电压耐受性较差(仅有3.7V),很难实现高能量密度;室温下离子导电率低,工作温度高(60-80?C)。

针对这些难点,中科深蓝汇泽在固态电解质材料上双管齐下:从固态电解质材料入手,通过分子结构创新,设计出能够承受更宽电压窗口的新型分子,其最高工作电压达到5.2V。

针对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工作温度偏高的难点,通过材料体系创新,合成了具备宽泛工作温度的新型电解质体系,将电池最低工作温度降低至-30?C,打破了“需加热才能工作”的局限。

与此同时,为破解“界面阻抗高”与“机械性能弱”的另一大行业痛点,中科深蓝汇泽创新引入“刚性骨架+原位聚合”设计——刚性骨架为电池提供机械支撑,防止聚合物电解质在工作温度下因质地柔软,无法承压引起的电池失效;聚合物前驱体紧密嵌入正负极多孔结构,经原位热聚合形成柔性电解质,进而改善固-固界面接触,降低界面阻抗。

产品多场景落地 产能推动产业化冲刺

随着资本注入与技术成熟,中科深蓝汇泽的产业化进程已进入实质阶段。

目前,位于常州武高新的GWh级固态电池产线已完成设备进场,处于设备调试阶段,2025年底实现投产。

从产品实力看,其HP系列35Ah与65Ah固态电池产品,能量密度已达310-340Wh/kg,具备持续3C快充与6C高倍率放电性能,瞬时最大放电倍率可达10C,循环寿命超1000次。

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,严格依照EASA与FAA航空动力电池安全要求,在电芯与模组层面上,均通过了热蔓延测试验证。单颗电芯触发热失控,相邻电芯不受影响;

在模组内20%电芯热失控场景下,实现了无热蔓延,为大载重低空飞行器的适航取证提供高效安全的航空电池解决方案,也给新能源汽车、低空飞行器等应用场景,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。

此前,中科深蓝汇泽的固态电池技术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探测装备中,实现全海深持续供电26天,创下世界纪录,2022年完成了兆瓦级深海储能基站示范项目。

这一系列成果,为载人低空飞行器、动力汽车、电动船舶、户用与社区储能等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,筑牢了基础。

从行业视角看,中科深蓝汇泽的探索,折射出固态电池赛道从“路线探索”向“务实落地”的转型。

随着GWh级产线投产在即,中科深蓝汇泽后续的产能、市场反馈等动态,将成观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重要风向标。

相关推荐

登录即可解锁
  • 海量技术文章
  • 设计资源下载
  • 产业链客户资源
  • 写文章/发需求
立即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