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8日,三星与一家大型跨国公司达成一项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供应协议的消息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关注的焦点。随后,特斯拉CEO马斯克第一时间证实,与三星签下这一大单的正是特斯拉。
据悉,三星将为特斯拉量产下一代AI6芯片,采用其规划中的车用版2nm工艺SF2A,计划于2027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泰勒晶圆厂正式投产。这一消息不仅为三星持续低迷的代工业务注入“强心剂”,更让此前因缺乏客户而陷入停滞的泰勒工厂一夜之间重回正轨。
抓住“救命稻草”,良率仍是关键
近年来,三星代工业务因良率问题持续陷入困境,客户流失与亏损态势交织。2025年上半年,三星代工业务亏损就超36亿美元,致使晶圆代工部门获零奖金。此次特斯拉的大单,无疑是三星代工业务的“救命稻草”,但能否牢牢抓住,良率提升仍是核心命题。
近期,据KeyBan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John Vinh在一份报告中宣称,当前台积电、英特尔、三星电子的2nm代工节点(分别为N2、Intel 18A、SF2)良率分别约为65%、55%、40%,三星在三者中垫底。
但据韩媒近期报道,三星已开始实施一项“选择与集中”战略,其主要目标是将2纳米GAA技术的良率提升至60%至70%。如果能顺利达成,不仅有望稳固特斯拉这一核心客户,更可能吸引其他流失客户回流。好在特斯拉代工订单需到2027年才正式履行,三星仍有充足时间攻克良率难关。
马斯克也在其社交媒体发文指出,“三星已同意让特斯拉协助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。这是一个关键时刻,因为我将亲自出马,以加快前进的步伐。而且这座工厂离我家不远,交通便利。”
对此,外媒SemiWiki对马斯克将亲自“督阵”感到难以置信:“想象一下马斯克穿着洁净服出现在工厂里,和设备操作员交谈的场景——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。而三星同意这一点,足以说明他们有多desperation(绝望)。”
特斯拉构建多元化供应链
长期以来,特斯拉自动驾驶芯片依赖台积电代工,但随着全球芯片需求激增,台积电产能饱和导致交付周期拉长、成本上升。此次与三星合作,特斯拉将AI6芯片生产转移至美国本土,不仅符合其供应链本地化战略,还能规避地缘政治风险。
据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,目前三星负责生产AI4芯片,台积电则将制造刚完成设计的AI5芯片。
据韩媒报道称,特斯拉原本考虑AI6也交由台积电生产,但台积电因产能订单饱和放弃了订单。特斯拉和三星方面就AI6的代工在CES 2025前后展开接触,最终于上周敲定,其间特斯拉为“美国制造”的目标要求三星以在美晶圆厂承接该订单生产。
通过“台积电+三星”双供应链策略,特斯拉一方面可以获得在半导体代工市场掌握更多定价主动权;另一方面显著降低了单一供应链的风险。
对竞争对手影响几何?
在目前的全球晶圆代工领域,台积电仍是一骑绝尘。据TrendForce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,台积电占据全球代工市场67.6%的份额,而三星份额从上个季度的8.1%滑落至7.7%,差距持续拉大。
尽管三星拿下特斯拉大单引发市场对台积电业绩的担忧,但机构分析认为,台积电是目前唯一拥有5nm以下高端制程的纯晶圆代工厂,良率高于竞争对手,短期对手难影响其市占率。特斯拉就曾因三星4nm制程良率不如台积电,转向台积电生产AI5芯片。
机构表示,虽然三星有2nm GAA制程,但台积电过去累积客户和产品线众多,因此晶圆制造的知识产权IP也超过同行许多。三星在晶圆制造的知识产权数量约1万个左右,远输台积电3.7~4.0万个。
对于另一竞争对手,同为美国公司的英特尔,特斯拉为何不选“自己人”,外媒SemiWiki对此分析称,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:一是对英特尔的执行能力缺乏足够信心,又或是担心其生存能力;二是马斯克只是想对这家美国芯片公司(英特尔)以及试图制定《芯片法案》后续有效策略的特朗普政府表示不屑;还有一种可能是得克萨斯州泰勒工厂离他家近。。。
对于英特尔而言,它和三星一样,也急需获得如特斯拉这样的代工订单,以推进其18A制程工艺。外媒表示,对英特尔而言,在芯片行业的“舞会”上成为最后一个没有舞伴的人,绝非好事。
结语
特斯拉与三星的165亿美元合作,无疑为波澜不惊的晶圆代工领域投下了一颗“变量炸弹”。对三星而言,这既是摆脱代工业务颓势的关键契机,也是一场以良率提升为核心的“生死考验”。若三星能如期将2nm GAA技术良率提至70%以上,不仅能留住特斯拉,更可能重获市场信任;对特斯拉来说,这场合作是其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,既规避了对台积电的单一依赖,又借“美国制造”规避地缘政治风险,更试图在代工市场掌握更多主动权。
然而,这场合作能否真正改写行业格局,仍存悬念:台积电凭借遥遥领先的市占率、领先的良率与深厚的IP积累,短期难以被撼动;英特尔则因错失订单更显被动。或许,这场合作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即刻颠覆,而在于为代工领域注入新的竞争维度。